科技赋能监督 福州鼓山地区检察院推进新型派驻检察室建设

一封来自高墙内的诉求信件出现在驻福州某监狱检察室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检察官根据提示即刻进监收取信件,全程仅使用了15分钟......这看似寻常的一幕,正是福州市鼓山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鼓山地区检察院)推进新型派驻检察室建设的生动缩影。
鼓山地区检察院通过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构建起“标准化建设强根基、制度化管理提效能、一体化履职聚合力、品牌化培育创特色”的新型检察监督体系,让法律监督的触角在司法实践中延伸得更精准、更有力。
夯基垒台 构建标准化监督阵地
鼓山地区检察院以创建全国优秀派驻检察集体为标准,率先完成对福州地区8个监狱派驻检察室挂牌,并统筹调配20余名业务骨干充实一线,建成“派驻+机关”一体化指挥中心,实现远程指挥、实时监控、数据分析等功能。通过与8个监狱全面实现执法信息、视频监控联网,检察官可实时查看生产车间、监舍、食堂等12个重点场景。
统一的标识系统、完备的硬件设施,让法律监督阵地既有“科技范”更显“专业度”。
建章立制 织密制度化监督网络
在福州某监狱检察室指挥中心,检察官运用自主研发的大数据监督模型,通过罪犯会见清单、罪犯违规扣分信息、重点人员改造信息、控告申诉等数据库分析,发现一名罪犯可能存在违规行为。通过调取、复听该犯会见家属的录音,发现其确有指使家属从事破坏监管秩序等违规行为,检察官经调查核实后,向监狱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监督撤回对该犯的减刑,同时督促监狱完善会见管理制度。构建“线索受理—立案审查—调查核实—制发文书—跟踪问效”闭环流程是鼓山地区检察院建立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工作机制的一项特色举措。
“我院给我们派驻检察人员制定了履职清单25项,让我们在履职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么做都有了底气。”派驻检察官说道。近年来,鼓山地区检察院聚焦派驻检察基本职责,将事故检察、工种选任、劳动能力鉴定等11项监督事项纳入案件化办理机制标准化流程。细化收押释放、计分考核、减刑假释等13项同步监督事项,检察官们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监狱执法过程中的问题。制度的刚性约束,让派驻检察工作实现从“经验式”向“规范化”转变。
协同联动 激活一体化监督合力
“报告检察长,近期我们发现福州某监狱后勤犯选任不规范、工时不实等问题较为突出,建议对该监狱启动常规巡回检察……”为深入推动“派驻+巡回+侦查+科技”融合发展,鼓山地区检察院制定了派驻检察室工作定期报告制度,派驻和巡回、派驻和侦查的工作衔接配合机制,针对派驻检察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倾向的问题,及时启动对该监管场所开展常规巡回检察。
例如,在2024年交叉巡回检察中,派驻检察室提前梳理700余条日常监督数据,为巡回检察组精准锁定监督重点提供有力支撑。针对巡回检察发现的执法不规范问题,派驻检察官持续跟进整改,推动建立长效机制16项;同时,与侦查部门建立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加大查办监狱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力度,形成震慑效应。
一室一品 打造特色化监督品牌
“在你们的监督配合下,我们时常开展突发疾病应急处置演练,这次救治病犯才这么顺利……”福清监狱民警说道。近日,福清监狱某监区有名罪犯突发心脏病,驻福清监狱检察室便立刻督促监狱启动紧急预案,该罪犯从入院到完成心脏支架植入手术,仅用时30分钟。驻福清监狱检察室打造“健康护航”监督机制,推动建立狱内突发疾病处置流程与紧急离监就医“绿色通道”,保障老病残犯合法权益。
立足区域特点培育监督品牌,8个派驻检察室亮点纷呈:驻福建省女子监狱检察室立足关押女性罪犯特点,打造“鼓山·熹望”品牌,通过整合律师、法律援助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助力化解矛盾纠纷,帮助罪犯重塑价值观;驻省未成年人管教所检察室聚焦未成年人社会化难题,联合监狱推动建立狱内职业教育帮扶机制,273名罪犯获得职业技术证书;驻闽江监狱检察室运用修复性司法理念,督促罪犯履行财产性判项……这些特色品牌的打造,不仅提升了法律监督质效,更为罪犯改造注入人文关怀。
未来,鼓山地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派驻检察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让法治阳光照亮高墙内的每一个角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检察力量。(丁秋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