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台商投资区:在承压前行中积聚回升向好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泉州台商投资区紧密围绕“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核心任务,以财政政策精准滴灌、金融“活水”高效引流、国资效能深度激发为着力点,推动全区经济在承压前行中不断积聚回升向好的内生动力,展现出较强韧性与活力。
聚焦就业基本盘,精准施策筑牢民生之本
泉州台商投资区深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将稳就业置于突出位置,综合施策,全力保障就业大局稳定。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等投入力度。今年以来,全区就业专项资金支出778万元,惠及企业和劳动者超1.2万人次。重点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倾斜,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紧密对接区内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联合人社部门精准开展“订单式”“项目制”职业技能培训。设立专项培训补贴,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今年1—6月,已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0场次,培训3000人次。
密集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场招聘会2场,提供岗位2000余个。线上同步直播带岗,企业代表与主播合作展示岗位,场均吸引超1.5万人次在线互动。依托基层服务平台,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聚焦企业纾困发展,靶向发力激活微观主体
泉州台商投资区精准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多措并举助企纾困、赋能发展。
常态化举办“政银企担”对接会,畅通融资信息渠道。积极推动“科技贷”“技改贷”“纾困贷”等政策性金融产品落地见效。今年1—6月,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15场,累计为31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授信28.38亿元,放款4.82亿元。
运作好区级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区内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发挥基金杠杆作用,中金龙华久盛基金完成备案并增资至10亿元;实现基金直投“零”突破(海丝基金投资交发物流信息);成功引进文商旅产业基金(注册资本2.95亿元)及华鑫证券入驻。
探索财政支持方式由“直接补贴”向“基金引导”“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转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改项目、研发投入、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给予精准奖补。今年1—6月,该区共拨付惠企资金2172.94万元,为小微企业生存、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提供资金支持。
聚焦市场稳健运行,综合施策优化发展环境
泉州台商投资区积极履行职能,维护市场公平与秩序。
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做好粮食、能源等重要物资的储备和保供稳价工作。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价格监测预警,确保民生商品量足价稳。
依法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并安排区级财政配套,支持区内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社会流通成本,提升市场运行效率。
国资国企担当,服务大局彰显韧性力量
泉州台商投资区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推动区属国企在服务“四稳”大局中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指导区属国企带头吸纳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国企在项目建设和业务拓展中,优先使用本地劳动力、合作本地供应商。该区区属国企年度计划招聘人数同比增长3%。
鼓励区属国企与区内民营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动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支持国企优质商业载体为小微商户减免租金,累计减免金额达200万元。
确保区属国企在承担水、电、气、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等基础民生保障任务时,做到供应稳定、服务优质、价格合理。指导国企在关键时期发挥好能源资源、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配作用。
督促区属国企依法合规经营,按时足额缴纳税费,模范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国企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加快布局新领域新赛道,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区域经济信心的“压舱石”。
未来,泉州台商投资区将持续强化使命担当,保持战略定力,更加精准高效地统筹运用财政、金融、国资政策工具,在“稳”的基础之上,聚力在“进”上取得更大突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护航泉州台商投资区这艘航船在时代浪潮中行稳致远。(泉州台商投资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